電纜試扎器的發展是隨著電纜技術發展和安全需求提升而逐步推進的,其經歷了從人工試扎到遙控自動試扎,性能和安全性不斷優化的過程。具體發展歷程如下:
原型階段:早期,為防止誤判帶電電纜給工作人員帶來傷害,原能源部頒布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鋸電纜前需用接地的帶木柄的鐵釬釘入電纜芯,確認無電后才可工作,這種“接地的帶木柄的鐵釬”就是電纜試扎器的原型,其原理是通過保護接地消除安全隱患。
遙控射釘型試扎器出現:隨著電纜事業發展,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因性能優異逐步取代油紙絕緣電纜,但其絕緣硬度較高,人工用鐵釬釘入電纜芯難度大,且工作人員距離工作點近,存在安全風險。為解決這些問題,國內外廠家研制出遙控射釘型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該裝置利用射釘槍原理,由自動機械部件、電子檢測控制電路和機電控制部件構成,通過遙控操作,撞針撞擊射釘彈引發爆破,將射釘打入電纜,實現遠距離試扎,降低了安全風險,受到許多電纜施工、維護單位歡迎。
技術改進與完善:2002年,現場技術人員提出不明始、終端的現場高壓電纜帶電與否的鑒別問題,以及能否研制安全替代人工試扎的自動試扎裝置問題。2003年,武漢中試高測電氣有限公司研制出ZSCZ電纜刺扎儀,解決了現場高壓電纜的識別和全自動試扎問題,具有雙鍵遙控、操作簡單、機械電子多重保護等特點,還內置鋰離子充電電池,適合野外無電源使用。此后,類似產品不斷涌現,如2011型電纜安全刺扎器等。這些產品進一步優化了性能,采用非接觸式控制(遙控、定時),徹底解決了人工刺扎電纜的人身安全問題。